科研进展
2014/8/28 17:05:00
一个纳米颗粒就可诊疗疾病 美设计出可实现8种生物医学应用的单个纳米颗粒 未来疾病诊疗,一个纳米颗粒就够了?发表在8月26日英国《自然·通讯》上的一篇纳米技术论文,公布了一种可用于8个不同生物医学应用的灵活纳米颗粒设计,这是首个能将如此广泛的临床相关功能“集于一身”的单一制剂。这项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有可能进一步推进个性化的纳米医学发展以及对特定病人的诊疗手段。 纳米颗粒一般指一种人工制造的、大小不超过100纳米的微型颗粒,其可以搭起大块物质和原子、分子之间的桥梁,是很有前景的疾病诊疗工具,并逐渐进入临床领域。但到目前为止,在每次应用中,通常都要对纳米颗粒加以调整和优化,这限制了单个纳米颗粒结构的用途。 此次,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癌症中心的基特·莱姆及其同事,报告了一种基于单一化学结构单元的简单纳米颗粒设计,其被称为纳米卟啉。这种纳米颗粒非常灵活,能实现8种不同的生物医学应用,尽管这些生物应用不能同时进行,但仍体现出非凡的医学价值。 在这些应用中,包括了成像技术,例如近红外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双模式的正电子发射型断层磁共振成像系统(PE
2014/8/28 17:00:00
近日,FDA批准首种用于区分1型糖尿病的抗体测试。该测试旨在更早地检测1型糖尿病,帮助患者早日治疗,以预防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减少。 我们为何需要1型糖尿病抗体测试? 1型糖尿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但在某些情况下,成人也可能患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因其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产生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导致体内胰岛素生成很少或没有。胰岛素(insulin)是一种激素,能够将来源于食物的葡萄糖转化为机体所需的能量。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因为恰当的调节对于降低长期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包括失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疾病。 青少年患l型糖尿病,中老年患2型糖尿病,这在不久前还为大家所共识,在鉴别诊断中也经常把年龄做为诊断的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工作和娱乐模式的改变,肥胖的人群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青、少年和儿童中也不例外。近些年来,青少年和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美国芝加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查显示,每1000人中就约有2~3人发病,已与少年儿童的1型糖尿病发病情况相仿。在加拿大,儿童2型糖尿病
2014/8/28 16:57:00
人的视力会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很多老人一直与老花镜为伴。近日,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能让老花镜退出历史舞台。该研究主要是通过在眼睛角膜上植入一种称为“雨滴”(raindrop)的物质,从而能够扭转与衰老有关的视力问题。 老花眼是随年龄渐长视力逐渐减弱的一种表现,有些人40岁左右就需要借助老花镜来看书读报了。该技术有望将这些人从老花镜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这项技术最先在美国获得成功,但在英国最先得到了应用。早在这项技术之前,人们只能通过手术来改变眼睛的视力,但是效果不佳。而且激光治疗,花费的时间通常超过1个小时,而该项技术只需要10多分钟。液滴首先滴入视力患者的眼睛中,它们可通过角膜的形状来改变视觉的清晰度。至于液滴的材料组成,英国《每日邮报》并未透露。 英国斯塔福德郡57岁的Lynda Marenghii是英国该方法治疗的第一例手术。她告诉《星期日电讯报》说:“老花眼快把我逼疯,当我阅读的时候,我需要把书本放到老远老远的地方,眯着眼睛才能看清楚,尽管这样,但是我还是感觉我的手臂太短,医生说我得了老花眼,我的视力正在下降。” 尽管该手术费用耗去Mrs Marenghii2495英
2014/8/28 16:56:00
据报道,科学家用制造布丁的木薯根提取物制成小型植入管,可用于治疗心绞痛,该设备可避免现有设备常见 的副作用。 设备看起来像微小狭窄的卷发筒,可植入到阻塞动脉将其扩宽,保持动脉畅通,小管会在几个月后自动溶解。 心绞痛是由于心脏局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胸痛。与其它肌肉相同,心肌也需要稳定的含氧血流。如果动脉被 沉积血栓部分阻塞,心脏就不能获取足够的血液,就会引起心绞痛。 心绞痛的常规治疗方法是用药,如硝酸甘油可在心绞痛发作时扩张心肌血管。但对用药无法缓解心绞痛的患者 ,需要对其进行外科手术——冠脉血管成形术。 手术将小球囊植入到阻塞动脉,球囊膨胀后挤压脂肪沉积,然后在狭窄部分放置金属支架保持血管持续畅通。 虽然金属支架治疗心绞痛非常有效,但是支架本身也会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引起心脏病。为预防支 架血栓,植入支架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血液稀释药物,如阿司匹林。不过用药也会造成患者头痛、胸痛等副作用。 永久金属支架导致血管不能恢复正常的形态,使其柔韧性降低。在支架局部会增加炎性反应的风险,金属支架 植入后还会妨碍患者以后进行心脏扫描检查。 新型材料制成的植入管可扩宽血管,还可同时携带西罗莫司,
2014/8/27 15:13:00
近日,中国首次用病人颅内植入电极意念控制机械手,并成功完成高难度的肢体运动--“石头、剪刀、布”这一猜拳动作。 2年前,浙江大学成功提取并破译了猴子大脑关于抓、勾、握、捏四种手势的神经信号,使得一只名为“建辉”的猴子如同《阿凡达》中的钢铁战士一样,通过“意念”控制一只机械手进行不同的动作。2年后,在此研究成功基础上,中国首次用病人颅内植入电极意念控制机械手,并成功完成高难度的肢体运动--“石头、剪刀、布”这一猜拳动作。这一研究,使得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已基本达到世界最高层次。 25日,在浙江杭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里,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教授郑筱祥通报了中国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她介绍,研究脑机接口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脑机接口这一新技术,实现人脑对外部机械的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临床上因中风、渐冻人、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等其他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 脑卒中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每年死亡病例达620万,其中约有170万患者出现卒中相关性严重并发症,导致残疾,而肢体瘫痪是主要残疾症状。通过该项研究可实施运动功能重建,从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浙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介绍
2014/8/26 15:12:00
英国NHS引进一种新式X线治疗方法可以治疗老年性失明。该方法可以一次性治疗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英国大概有25万人患病。 X线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湿性”AMD,是由于视网膜黄斑异常血管形成引起的。 按月的眼部注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不过名为Oraya治疗的X线疗法可以所见一半的治疗量。 每次治疗的费用为700英镑,这意味着可以减少NHS的开支,同时还会减少给病人带来的不便。 该方法为病人提供了一种无痛、高针对性和低辐射水平的治疗方法,病人接受治疗所受的辐射量与一次牙科放射线相当,有些人在治疗的三年后不需要再次治疗。 AMD影响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湿性AMD的进展尤其迅速,每年大约有2万6千人患病。目前没有治疗该病的方法,但激光手术和药物能够限制疾病引起的损伤。 现在谢菲尔德医院的医生开始使用Oraya疗法用一定剂量的放射线照射病人的受损的眼底。这种非侵入性疗法所需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该疗法的原理是将新生血管的非受控漏出液烘干。通过聚焦射线束到眼底减少瘢痕。 研究人员表示欧洲临床实验表明该疗法降低每月注射次跃45%,不过患者还是需要定期复查。理想的状态时,患者在治疗后不要再次注
2014/8/25 15:10:00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迅速建立血管通路是其必要步骤。但在一些情况下,及时有效为患者建立中央静脉通路或周围血管通路存在难度,尤其是儿童、新生儿及部分有血管收缩或硬化的成人患者。髓内输液针由此产生。 骨髓腔有着高度分化的血管结构,可以视为一种固定静脉用于大剂量液体及药物输注,并且经此可快速进入中心循环。髓内血管窦以导静脉及营养静脉的形式汇入中央静脉。髓腔大小及髓内输液针直径直接影响输液速度。 髓内输液针补液适应证为,急需经血管通路补液治疗或药物治疗但无法建立常规静脉通路。心脏骤停、休克、创伤、大面积烧伤、严重脱水、持续性癫痫都是可能使用髓内输液针的临床病例。在静脉通路因环境因素制约无法开展的情况下,髓内输液针往往可以成功应用于治疗。 几乎所有常规通路使用的药物都可以经髓内通路以同样的剂量达到治疗效果——包括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制品及诸如血管加压素的药物成分。同时,髓内输液针可以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及时的患者髓内样本,以便进行诊断。 成人患者有多个位置可放置髓内输液针,如胫骨近端、胫骨远端、肱骨
2014/8/25 15:09:00
新华社东京8月21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利用超声波照射心脏来促进形成毛细血管的新方法,这一成果或将有助于治疗心绞痛。 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超声波照射实验室培养的人类血管内皮细胞,找到了对于新生成血管来说最适当的超声波照射条件。他们用超声波照射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猪的心脏,发现在特定时间内反复照射超声波后,猪心脏缺血部分的毛细血管增加,心肌的血液流动和收缩力都得到了改善。 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以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治疗心绞痛时,除了药物治疗外,目前还可以采取给血管放入支架或进行搭桥手术,不过这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负担。 目前超声波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对人体造成的负担较小,安全性已得到确认。研究小组认为这一研究成果或将有助于找到治疗心绞痛的新方法,相关临床试验已经展开。
2014/8/22 17:12:00
据日本《朝日新闻》8月18日报道,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18日发布消息称,将着手研究1次抽血即可判断13种癌症及痴呆症的化验技术。研发人员计划将开发工作持续到2018年度,之后将其应用在体检上。 据NEDO介绍,该项目所需经费约为7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3亿元)。研究人员将调查血液中存在的“微RNA”物质,该物质在人体中有超过2500种。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随着疾病的不同,“微RNA”物质在血液中的分泌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 13种目标癌症分别为胃癌、大肠癌、肺癌、肝脏癌、乳腺癌等日本人常患癌症。研究人员将调查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保存的患者血液,找到各疾病特有的“微RNA”。 目前为止,筛查癌症主要通过抽血检测肿瘤标志物,但很多情况下,癌症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化验出来。而“微RNA”在癌症细胞更小的状态时也会分泌,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部门负责人落谷孝广称:“如果只需抽血就可以化验出各种癌症,将减少患者的身体负担。希望这项技术能早日投入应用。”
2014/8/21 20:06:00
体外发育是指生物体在体外生长,它适用于动物和细菌生长。人造子宫需要一个能为胎儿(通过当前的受精技术产生的)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人造孕育处。该图显示的是试管受精。除此以外,它还需要通过定制的羊水囊来清除垃圾。 这项名为体外发育(ectogenesis)的技术在2001年已经被开发出来,以前的试验包括,让老鼠胚胎在一个与“胎盘机”相连的子宫里生长。 2012年,女权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分子的安德里亚-德沃金提出了对这项技术的批评意见。她说:“女人已经有能力不依靠男人,但是她们的集体智慧决定把男人保留下来。然而现在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一旦人造子宫发展的非常完美,男人们是不是还想要女人。” 2012年,女权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分子的安德里亚-德沃金提出了对这项技术的批评意见。她说:“女人已经有能力不依靠男人,但是她们的集体智慧决定把男人保留下来。然而现在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一旦人造子宫发展的非常完美,男人们是不是还想要女人。” 这项技术的支持者认为,体外发育将会大大减少死胎的数量,因为胎儿可受到更密切的监控,而且也更容易进行干预。但是批评人士称,这项技术将会重新定义社会角色。其他一些人则说
2014/8/21 20:04:00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骨科刘忠军教授收治了一位12岁的小患者明浩。经诊断,小明浩患有尤文氏肉瘤,癌变部位位于枢椎,病情凶险。经过7月18日、7月31日的颈椎后路和前路两次手术,小明浩换上了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技术人工定制的枢椎椎体。8月18日,小明浩终于自己迈步走出了北医三院的大门。 人的颈椎由七节椎骨组成,其中,最上面与颅底相连的两节分别为寰椎和枢椎。与其它椎体相比,这两块椎体显得比较"特别"。特别之处不仅表现在它们处于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也表现在它们的形状,寰椎是一块没有椎体的椎骨,像一个单薄的骨质圆环;枢椎的椎体是上细下粗的不规则圆锥形;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仅靠韧带相连,活动范围很大。寰枢椎与我们的头颅之间,就像三角形尖顶上面放了一个圆球,一方面我们的头颅可以上下左右活动自如,另一方面也使寰枢椎成为颈椎中最不稳定、最脆弱的支点。同时,寰枢椎的椎孔内有为脑基底部供血的最大动脉分支--椎动脉,有穿行其中的脊髓,这里几乎是手术禁区。 寰枢椎的生理解剖结构决定了它的特点。当大而沉的头部受到外力猛烈撞击时,如急刹车、摔伤,寰枢椎极易脱位。寰枢椎
2014/8/20 17:49:00
因脊髓损伤致神经被截断的患者,其脑部指令无法通过神经传递至腿部肌肉,就会导致步行障碍。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项新技术,可绕过受损的脊髓对腰部脊髓进行刺激,利用这项技术,截瘫患者今后也有可能迈开双腿。 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称,该所副教授西村幸男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电脑读取脑传递到上肢肌肉的信号,然后配合这种信号对腰部脊髓进行磁刺激,从而绕过受损的脊髓,将脑与腰部脊髓的步行中枢联系在一起,成功实现了对下肢步行运动的自由控制。 腿部的运动节奏和左右肢交替运动的模式,要由腿部多块肌肉进行复杂的协调,并且要左右腿合作。这种复杂的肌肉活动是由位于腰部脊髓的下肢步行中枢来掌控的。人类步行时,脑会向下肢步行中枢发出指令,控制步行模式。 研究人员注意到,脊髓损伤所导致的截瘫,多是由脑与下肢步行中枢之间的神经联系被切断所导致,脑和下肢步行中枢都没有丧失功能,只是目前尚无法修复损伤的神经。 研究人员以健康人为对象,在他们手臂上安装电极,利用肌电图读取从脑传递给上肢肌肉的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信号加以处理,将其转变为刺激脉冲,然后将刺激脉冲传递到放置在腰部皮肤表面的磁线圈,刺激下肢步行中
2014/8/20 17:48:00
随着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的不断升级,正迫切寻找能帮助感染者的方法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在考虑一种曾在1976年尝试过的潜在疗法:使用已经摆脱埃博拉病毒的人的血液治疗那些仍与该疾病抗争的人。“恢复期血清位于我们潜在疗法列表的前端,并且曾被用于其他疾病的暴发中。”WHO在一份写给《科学》的声明中表示,“这种疗法有很长的历史,因此对于什么需要做以及什么标准和规范需要遵循,已经有了很多经验。” 目前尚没有官方计划管理恢复期血清的使用,不过WHO表示将评估该疗法是否“安全和可行”,并且正与受到埃博拉病毒影响的地区的官员展开合作,以强化当地血液储存系统。这些行动也伴随着研究人员对过去恢复期血清使用产生的混合结果的争论。 美国杜兰大学埃博拉病毒专家Daniel Bausch提到,对于该方法,“现在还没有定论”。尽管如此,他和其他人都相信,这种疗法应当被开发。“我觉得我们有道德义务推进所有合理的科学方法。”Bausch说。他还表示,使用恢复期血清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项。 数据显示,西非地区累计出现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埃博拉的病例2127例,死亡1145人。近日,WHO警告称,这些数
2014/8/20 17:47:00
雅培公司最近与美国国防部签订协议开发一种能够快速检测脑震荡的方法。这一方法将配合雅培公司现有的手持诊断器械i-Stat系统使用。而后者已经被用于美国军方。为了支持这一项目,美国国防部拨款1950万美元给雅培用于寻找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生物标记物。整个协议将持续到2016年八月。 美国军方医疗部门的发言人表示,无论是战场上还是平时训练中,迅速确诊士兵是否出现脑震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受伤士兵迅速获得适当治疗。 TBI又称脑震荡,是美国军队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据统计,自2000年起,共有30万名美国军人被确诊为TBI,而这些人中绝大部分并不是在战场上受伤的,而是主要由于事故、疾病和训练造成的。 美国军队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装备,这除了体现在其武器装备上,从本文中的医疗器械装备中也可见一斑。由雅培公司开发的手持诊断系统i-Stat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许多常见医疗检测,甚至可以通过获取患者的数滴血液来进行初步血液检测。 这一事实不单能够对我国的医疗器械和医药行业造成启发,甚至我国的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
2014/8/19 17:09:00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年,随着国家着手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医疗市场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国产医疗器械厂商身上,国有医疗器械厂家迎来自己的机遇。 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遴选”要选出一批符合临床需要、产品质量优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产医疗设备,国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标准由主要技术参数、专家评价和企业基本情况三部分组成,也就是设备除了具有整体性能的高质量外,对设备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参数、关键技术先进性、软件和自主创新技术等方面的考察,将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并对企业的规模、市场占有率和售后服务都有相当比重的要求。标准是挑剔的,是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研发及配套能力的挑战,这也是对国内厂家的是否具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使用便捷、售后完备等“优秀”指标的一次考试。本文将根据“遴选标准”对中国国内DR生产厂家的产品研发现状、市场占比、售后服务做一个简要分析。 国内DR生产厂商的自主研发情况 1、从DR整机设计看自主研发 一台DR主要由X线球管、X线高压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机械部件等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判断一台DR的整机性能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产率”,即
2014/8/19 17:08:00
落户嘉定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携全线高端医疗产品,8月16日在北京亮相,登陆第23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11款已获国家认证的自主研发的最新磁共振、CT、DR等高端医疗产品及5款即将上市的新产品,首次与西门子、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标志着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由外资品牌垄断的产业格局已被打破,国民就医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联影展台此次占据了展会的中心位置,面积也超过边上国际巨头的展台,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首次唱起了主角。首批亮相的11款联影产品均已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认证并已推向市场,包括1.5T超导MR、16层CT、悬吊型数字DR、2款落地型数字DR、移动DR、96环PET-CT共7款系统产品,以及MR图像后处理工作站、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及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软件等4款软件产品。其中,96环超清高速PET-CT,以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双重突破,为世界首创;1.5TMR以业界超导磁共振最均匀磁体,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联影还披露了一批近期即将推向市场并带来突破的高端产品和高阶技术,包括新一代112环PET-CT、全部核心部件及技术
2014/8/18 17:29:00
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 PerkinElmer Inc. 今天宣布推出专为高内涵筛选 (HCS) 而打造的 CellCarrier Ultra 384 孔微孔板。该孔板设计经过改进,可在 HCS 应用(例如表型筛选和三维疾病模型研究)中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和更可靠的结果。这种功能组合让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疾病,有助于加速更为高效的新型疗法的研发。 “PerkinElmer 在 HCS 仪器与消耗品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我们利用指示人体生理学状况的生理相关疾病模型,为希望以无偏差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方式测定细胞内变化的科学家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PerkinElmer 生命科学与技术部总裁 Brian Kim 说道,“诸如此类微孔板的创新为科学家配备了强大的研究工具,让他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对疾病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案。” CellCarrier Ultra 384 孔微孔板专为在高内涵筛选应用中获得更高性能而设计,而在该应用中成像表面对于高分辨率图像和高质量数据的生成而言至关重要。此孔板拥有黑色外观,经精密设计,其表面极其平整,
2014/8/18 17:28:00
在Moveo基金会近期的一个项目中,巴黎笛卡尔大学手术及医学教授、欧洲乔治·蓬皮杜医院医师托马斯·格雷高里(Thomas Gregory)利用GoPro摄像机和Oculus Rift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使虚拟手术成为了现实。 过去35年中,虚拟现实技术主要被用于各类培训。而对医学界来说,在低风险或无风险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手术培训非常重要。因此,利用高质量的虚拟现实技术去进行培训很明显有着巨大的价值。 Oculus Rift正是这样一款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这款产品的开发商Oculus VR成立时间只有2年,今年早些时候已被Facebook(73.63, -0.67, -0.90%)收购。Oculus Rift的目标是打造沉浸式的环境,从而提供全新的视频游戏体验。该公司或许并未考虑过将这款产品用于医学教学。不过根据Facebook的说法,Oculus将成为一种类似智能手机的平台。 格雷高里医生此次试图利用消费类科技产品,探索一种拍摄手术的新方式。在手术中,他使用了两台固定在头部的GoPro摄像机进行同步拍摄,当时他正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最终制作出的视频非常出色,你可以看到高清分辨率、可视范围
2014/8/18 17:27:00
“生命不息,供能不止” 植入式医疗器件如心脏起搏器,在当今临床医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新兴的医疗器械发展方向,植入式医疗器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突破。 首先就是长效能源供给问题。现阶段植入式器件主要依靠电池供电,工作寿命有限,一旦电池耗尽,病人不得不再次面对巨大的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因此,开发长效的在体能源供给系统对于植入式医疗器件的发展意义重大。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和李舟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针对植入式医疗器件的长效能源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郑强博士、博士生石波璟和助理研究员范凤茹共同研制了可植入式的自驱动能源系统。 该系统包括可植入摩擦纳米发电机和能量转换存储装置两部分,可以收集利用呼吸产生的能量来驱动心脏起搏器,成为持续供电的“电池”。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尺寸仅为12毫米×12毫米×0.7毫米,跟指甲盖差不多大小。研究团队将制作的自驱动能源系统植入大鼠体内,成功收集并转化大鼠多个呼吸运动部位所产生的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并能够驱动一个外接的心脏起搏器原型机工作,产生与医用心
2014/8/11 14:09:00
波士顿科学公司近日宣布在中国市场推出六款创新的输尿管支架产品。作为全球泌尿结石管理领域的领导企业,波士顿科学拥有全套产品线与领先的解决方案,此次波士顿科学将其输尿管支架产品全面引进中国,为广大中国患者带来更创新有效、安全可靠的结石管理微创治疗方案,助力提升国内泌尿结石微创治疗的水平与效率。 泌尿系统结石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全球人群患病率为1%~5%,男性病患人数约为女性的4至5倍。目前,约90%的患者会选择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输尿管支架主要应用于解除输尿管梗阻、保持输尿管引流通畅、减少尿外渗、促进输尿管粘膜的损伤修复。 此次波士顿科学推出的新产品采用了其独家专利的突破性创新材料—PercuflexTM,这种聚烃烯高分子共聚物与硅胶及聚氨酯等传统的输尿管支架材料相比,在生物耐久性和生物兼容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传统输尿管支架的停留期为90天到半年,而波士顿科学PercuflexTM材料支架在人体内可置留的最长时间达到365天。 除了PercuflexTM材料的应用外,此次输尿管支架新产品在设计上也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在提升医生操作
新闻排行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