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2014/2/17 14:53:00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捐献了一个肾脏的人出现肾衰竭的风险“极其低”,甚至比许多双肾俱全的人还要低。科学家表示,这一结论再次说明捐肾是安全的,希望可以帮助打消有意捐肾人士的疑虑。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塞盖夫等人11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1994年至2011年间美国9.6万多名成年捐肾者的医疗记录,并与2万多名双肾俱全的普通人以及符合捐肾标准、但没有捐肾的人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捐肾者出现肾衰竭的风险为万分之90,即每万人中有90人出现肾衰竭,远低于普通人的万分之326,但略高于符合捐肾标准但未捐献者的万分之14。塞盖夫说,捐肾是一个非常个人的决定,带有一定的风险,但这项研究告诉人们,这种风险低得足以让多数潜在捐肾者愿意承担。此前,塞盖夫等人曾于2010年在同一份医学期刊上报告说,捐肾不会缩短寿命,捐肾的人与普通人活得一样长。
2014/2/17 14:51:00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移动医疗的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最近几年随着移动医疗大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穿戴式设备的兴起,移动医疗软硬件商家也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同时也给市场和投资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大环境1:据国外咨询报告称,2012年全球移动医疗产业将达到600亿美元规模,目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40%,在中国,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约在数十亿元人民币。 大环境2:根据Cube Labs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62%的内科医生使用平板,50%的医生会将平板用于临床诊断,71%的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在医护人员中已达到一定的普及。 移动医疗的优势: 与传统的医疗相比,移动医疗在便携性、方便性、医生资源分配效率和疾病预防性大大提高了。 1、医疗服务与移动通信的结合,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 2、“TD-LTE”高清、移动、无线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不错过治疗的“黄金半小时”
2014/2/13 14:54:00
长期以来一直有人怀疑男性和女性的大脑不同。剑桥大学的研究者揭示这个差异是存在的。 经过20年的神经学研究,他们现在能够的出结论大脑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 研究的Amber Ruigrok说:“我们的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首次提出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存在尺寸和结构上的差异。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当我们想探讨心理疾病在两性中哪个更多时我们将不能忽略性别的因素。” 这个研究纳入218个不同研究,调查结果发表在神经科学和生物行为综述杂志上。 研究发现男性平均大脑容量要比女性高8%到13%。平均来说,男性在各项容量方面也要比女性有更高的绝对值,如颅内空间(12%,〉4000个大脑)、总体脑容量(11,2523个大脑)、大脑(10%,1851大脑)、灰质(9%,7934个大脑)、白质(13%,7515个大脑)、脑脊液填充区域(11.5%,4484个大脑)、小脑(9%,1842个大脑)。 进一步研究发现,性别间的容量差异主要表现在几个特定区域。主要是大脑边缘系统,该区域是处理情感和语言的区域。 该研究是剑桥精神病研究中心的Amber Ruigrok博士生和John Suckling、Simon Baron-Coh
2014/2/11 15:02:00
2月10日,据Mashable网站报道,瑞士科研人员开发出了可以感知外界刺激的假肢Lifehand2。通过植入体内的微电极“神经”,使用者戴上Lifehand2就能够感受到“真实”的外界刺激,从而辨别出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在10年前的新年前夕,丹麦男子丹尼斯?索伦森(DennisSorenson)在放烟花时,劣质烟花在其手中爆炸,导致索伦森左手受到重伤,医生不得不对索伦森进行截肢手术,索伦森因此失去自己的左手。自从那次事故之后,索伦森的左手就被假肢所代替,从而也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庆幸地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FederalInstituteofTechnology)科研团队开发出了可以感知外界的假肢Lifehand2。首先,医生会通过外科手术在Lifehand2使用者胳膊中植入一个微电极,这些电极会跟假肢手指中传感器相连接,从而“刺激”使用者的胳膊。“我们项目目标就是向被截肢患者提供实时感知信息,提升假肢的使用效果,尽可能向患者提供最真实的感知信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神经转移工程实验室主任SilverstroMicera表示,“患者假肢中所植入的微电极就相当于连接人体大脑的神经,它们
2014/2/11 14:55:00
圣犹达全资收购Nanostim公司,Nanostim公司拥有唯一获得批准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可以减少电极并发症 。据报道,第一批六位英国患者日前植入一款新式的无线起搏器。新式起搏器大小只相当于一个3A电池,这个设备设计将给心脏病的治疗带来革命。 1958年传统起搏器经过改良变小,可以植入到锁骨下,用电池供电用来维持人心脏的正常节律。 这个名为Nanostim的起搏器是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并被永久的放置于心脏的一个房室内。在十分钟内设备会定位,老式起搏器定位要花45分钟的时间。 起搏器从腿部的静脉植入,不会留下疤痕,通过类似于锚状的装置固定到心脏室壁内侧。 除了手术过程更容易外,医生还希望这项技术革新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传统起搏器带来的并发症,如感染和血栓。 传统起搏器需要植入三个电引线到心脏内。当起搏器发现节律异常时,它会发出电脉冲是心脏保持正常的节律。 然而,医生表示,这回不可避免的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大部分电线的寿命是15年左右,因此需要重新替换电极。去除旧的起搏器盒和电线也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Nanostim植入过程只需在局麻的条件下进行微创切口直接植入。设备通过股骨静
2014/2/10 15:04:00
据“欧洲第一电台”2月7日报道,用于治疗水肿的利尿药物或可有效减轻自闭症患者的交流障碍。 报道称,利尿药物上市已经40年,直至今日它的其他“秘密”才被发现。据悉,法国一个医学研究小组近日公布了其研究成果,表明利尿剂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根据《科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60名自闭症儿童在法国布雷斯特医疗中心接受为期4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其中90%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有一些孩子甚至能够正常上学。 报道指出,研究者们曾做出一个假设,即如果自闭症患者的神经元因为氯离子水平过高而停留在不成熟状态,那么具有减少氯离子功效的利尿药物在自闭症治疗领域是否有用武之地呢?报道称,研究者们的预感似乎是正确的。因为通过小鼠实验证明,老鼠的神经元反应符合这一猜想。法国国家医学与健康研究院(INSERM)某教授在接受“欧洲第一电台”采访时表示,患有自闭症的老鼠体内氯离子水平确实很高,而利尿剂有效降低了氯离子含量。他相信,如果能够进行早期诊断,然后提出行为治疗方案,并针对这些处于病状早期的细胞进行治疗,总有一天能够治愈自闭症。 报道称,当前的研究成果离治愈自闭症还有一定距离。为了进一步证
2014/2/7 15:21:00
日本兵库医科大学超声波中心和东芝医疗系统公司的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可用于快速检测肝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新型超声检测系统。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套新型超声检测系统能够自动追踪病灶位置,检测起来比较简便。其检测方法是,在肝癌患者接受化疗1~2周后,医务人员将造影剂注射到患者血液中,然后采用超声检测系统进行观察。造影剂流入肿瘤用时越长,说明化疗药物的效果越好,肿瘤正在缩小。在造影剂到达肿瘤表面后,如果流入肿瘤内部的时间在1秒以内,系统的显示器就会显示出红色,如果是1~2秒,显示器呈现的就是橙黄色。该系统还会根据造影剂的流量和流动速度自动生成图表。 日本兵库医科大学超声波中心主任饭岛寻子说,化疗药物很昂贵,且有副作用,如果化疗的效果不理想,应该尽早改用其他疗法,以便减少患者负担。研究小组认为,除了肝癌外,这种超声检查系统未来还有可能被用于检测胰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研究人员希望该系统在年内实现实用化。
2014/1/28 15:20:00
据报道,第一批六位英国患者日前植入一款新式的无线起搏器。新式起搏器大小只相当于一个3A电池,这个设备设计将给心脏病的治疗带来革命。 1958年传统起搏器经过改良变小,可以植入到锁骨下,用电池供电用来维持人心脏的正常节律。 这个名为Nanostim的起搏器是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并被永久的放置于心脏的一个房室内。在十分钟内设备会定位,老式起搏器定位要花45分钟的时间。 起搏器从腿部的静脉植入,不会留下疤痕,通过类似于锚状的装置固定到心脏室壁内侧。 除了手术过程更容易外,医生还希望这项技术革新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传统起搏器带来的并发症,如感染和血栓。 传统起搏器需要植入三个电引线到心脏内。当起搏器发现节律异常时,它会发出电脉冲是心脏保持正常的节律。 然而,医生表示,这回不可避免的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大部分电线的寿命是15年左右,因此需要重新替换电极。去除旧的起搏器盒和电线也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Nanostim植入过程只需在局麻的条件下进行微创切口直接植入。设备通过股骨静脉用软管植入到心脏内。 设备通过电池供电,同时设备包含一个芯片能够监测电流活性。电池的寿命是13年,到达使用寿命后可以经肺轻
2014/1/27 15:22:00
对抗艾滋病病毒的一部分战争是投入在早期检测病毒的程序上。但在世界许多国家,病人到符合资历的医院进行检查测试,获取诊断结果常常需要等待数小时。不过最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以及 Daktari Diagnostics 机构联手制作出了一个检测 HIV 病毒的便携式解决方案——名片大小的生物芯片。这块小型的芯片不仅可以扫描艾滋病病毒,而且还能准确地显示出T 细胞总数。 研究人员开发出的这款超薄的微流体载波片是一种实验室芯片。这块芯片可以处理少量的流体物质,例如一滴血。当血液滴入芯片之后,白细胞将被分流至一个充满蛋白质的腔室里,这个腔室内置了传感器,可以对T细胞进行计数,通过这样的方法医生将可以医生检查出血液是否呈现 HIV 阳性。一般情况下,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患者血液中的T细胞数比健康人所含的更低。这块芯片被放置在一个电池供电的微型设备中读取结果。 这款芯片的成功研发,可以使世界上多数贫困地区能够更快的对 HIV 进行诊断并且及时监控,这对于目前的艾滋病毒检测程序而言拥有更高的便捷性,而且它比市场上所用的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更便宜。基于这样的芯片,读取数据的移动设备只需 1000 美元左右
2014/1/22 16:12:00
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00853.HK)于本月10日宣布,正式完成对美国Wright Medical Group,Inc.(下称“Wright公司”)的Ortho Recon关节重建业务及其相关资产的收购,该笔交易总金额为2.9亿美元(约18亿元人民币)。这宗买卖不仅让微创骨科公司跻身全球第六大髋关节和膝关节重建业务的国际化骨科公司,同时也促成了国内医疗器械史上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项目。 就在该宗收购敲定的前一天,微创医疗方才宣布与索林集团(路透社代码:SORN.MI)在华组建新合资公司微创索林心律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双方共同研发、生产和营销心律管理器械(包括起搏器、ICD及CRT等)。合资公司将由微创集团持51%股权控股,索林集团持49%股权。 微创方面透露,微创索林心律管理总部将设在上海,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运行。以心血管介入产品闻名业界的微创医疗,近年来已多次表示出对于进军骨科关节业务的浓厚兴趣。完成对Wright公司的收购后,微创骨科由此成为微创最大的子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700名员工,微创旗下国际与国内业务的相关比例也由此改写为六四开。 微创医疗高管表示,每个产品板块都
2014/1/21 15:23:00
最近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降解的移植物可能在今后的外科手术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增加手术成功率。这种移植物就像一种具有保护性的补丁一样可以环绕包围在受损组织周围,能够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研究人员希望未来这种移植物能够广泛用于关节炎、疝气或心脏缺陷等疾病中。 据了解,目前英国每年有10000例肩部修复手术,比过去十年增加了50%,然而这一手术却有着约25%的失败率,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 这项技术的开发者Professor Carr介绍说,这种移植物选用了一种可以降解的纤维,能够"指导"细胞修复并且在植入体内的几个月后就会完全降解,不必担心异源物质在体内长期存在。并且这种移植物的成本相当低廉,有利于其未来的普及应用。
2013/12/24 9:24:00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用DNA链造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在活动物体内按照编制的程序执行逻辑操作,就像一种纳米机器人计算机。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用DNA链造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在活动物体内按照编制的程序执行逻辑操作,就像一种纳米机器人计算机。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把这些“机器人”注射到蟑螂体内,观察它们是怎样瞄准一个细胞来“工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生物系统是由一个个“分子零件”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分子零件四处活动,互相碰撞在一起。细胞通过精确地控制这些碰撞,执行着复杂的任务过程。但要开发出一种人工机器,能与细胞内的机器对接并控制分子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非常困难。而DNA分子不仅和生物系统天然对接,还是执行逻辑运算的天然“基带”(substrate)。 以往研究表明,由于DNA链具有和不同蛋白质反应的性质,所以可用来编程模拟生物线路,甚至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研究小组证明了这种编程技术还可以扩展到活动物体内,用来执行特殊任务,比如用来摧毁癌细胞。 研究人员先把盘卷在一起的DNA双螺旋链放松解开,再按折叠纸
2013/11/26 15:25:00
许多原本活蹦乱跳的人遇到事故之后会不幸变成严重瘫痪,其中很多会听到一句“你以后再也不能站起来走路了”。尽管这个诊断对许多人来说是无法改变的,但最新有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实际治疗来恢复病人的运动能力,将不再是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里面的情节。 Duke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将他们的最新成果发表在了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网站上,即他们已经实现了通过一个脑机接口来训练猴子控制两个虚拟肢体。这些实验中的恒河猴最初选择使用操控杆来方便操纵他们的化身,但随后被植入他们大脑中的脑机接口被激活,从而使得他们可以仅仅依靠自己的意念就可以操控化身。同样是这个团队在两年前已经做到成功训练猴子控制一只胳膊,但当时控制两只胳膊显得过于复杂,需要发展一种新的算法来解读和过滤那些信号。此外,猴子大脑本身就表现出了对脑机接口训练的极大适应性,从而为帮助和改善猴子们学会移动虚拟手臂找到了新的神经通路。研究人员当时就总结到,“这些发现将有助于设计更先进的BMI指数来实现人类患者使用双手控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症,它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伤害直至人们失去感知自己脚的能力。对此来
2013/11/12 15:27:00
英国媒体报道, 伦敦的3家医院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一种智能手术刀,这种手术刀可以分辨癌变组织。 癌症智能手术刀在世界范围内是首次使用。专家相信凭借智能手术刀,可以大大降低手术中的不确定性。在早期的研究中,这种智能手术刀识别恶性癌变组织的准确率高达100%。 智能手术刀可以帮助医生立刻确定组织是否癌变。在以前,组织切片需要拿到实验室化验,而这需要半个小时。 有了这种智能手术刀,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将大幅度地降低,癌症病患也不需要接受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治疗了。专家相信,在未来的3年中,这种智能手术刀会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手术中。
2013/10/25 15:43:00
近日,两家科技公司分别叫Touch Bionics(英国)和Advanced Arm Dynamics(波兰)的科技公司联合设计制作了一套全新的高级仿真手。据称该仿真手代表了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假肢技术,该仿真手具备25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可以非常灵活的完成很多高水平的工作。
2013/10/21 15:28:00
9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新加坡的科研人员近期研发出一种超级人造肌肉,其可以拉伸至本身长度的5倍,并负载相当于自身重量80倍以上的重物。这种新型人造肌肉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造的,其运行机制模仿了真实肌肉,即对电脉冲作出反应,发生迅速的收缩或膨胀。这在机器人研发领域还是首次,因此这项技术的出现为下一代更加高效,环保且经济的机器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项技术突破的核心源自对电场活化聚合物的应用。理论上来说,这种材料可以被拉伸10倍而不会发生破裂,这就让其可以在承载数倍于自身重量的载荷情况下仍可执行多种操作任务。这与目前应用的人造肌肉不同,后者主要基于液压系统设计,只能提升大约相当于自身重量一半的载荷。 该项技术的研制者,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安德林·何(Adrian Koh)表示:“我们所使用的材料模拟了真实肌肉的状况,能对电脉冲作出快速响应,而不是像液压系统那样的缓慢机制。”并且他还强调,在运行时这种人造肌肉也同样可以像液压型同类产品那样保持稳定。他说:“装备了这种人造肌肉的机器人将可以具备和人更加接近的功能方式,但是其力量却要强于人类。” 能量收集器 这种人造肌肉
2013/10/9 15:31:00
9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新加坡的科研人员近期研发出一种超级人造肌肉,其可以拉伸至本身长度的5倍,并负载相当于自身重量80倍以上的重物。这种新型人造肌肉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造的,其运行机制模仿了真实肌肉,即对电脉冲作出反应,发生迅速的收缩或膨胀。这在机器人研发领域还是首次,因此这项技术的出现为下一代更加高效,环保且经济的机器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项技术突破的核心源自对电场活化聚合物的应用。理论上来说,这种材料可以被拉伸10倍而不会发生破裂,这就让其可以在承载数倍于自身重量的载荷情况下仍可执行多种操作任务。这与目前应用的人造肌肉不同,后者主要基于液压系统设计,只能提升大约相当于自身重量一半的载荷。 该项技术的研制者,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安德林·何(Adrian Koh)表示:“我们所使用的材料模拟了真实肌肉的状况,能对电脉冲作出快速响应,而不是像液压系统那样的缓慢机制。”并且他还强调,在运行时这种人造肌肉也同样可以像液压型同类产品那样保持稳定。他说:“装备了这种人造肌肉的机器人将可以具备和人更加接近的功能方式,但是其力量却要强于人类。” 能量收集器 这种人造肌肉
2013/9/25 15:38:00
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因行动不便,往往不愿去医院就诊。这样不仅使他们贻误治疗,还会造成精神压力。德国科研人员开发出一款可移动诊断系统,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为老年人在家就诊带来福音。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信息技术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称,这套名为“环境生活辅助”的便携系统,可通过智能手机与医护中心连接。老年人有了它,在家里就可以接受医生的监护和诊断。 目前,研究人员推出的第一代系统包含了集成在同一平台上的三种传感器:极微小的恒电势器可以评估病人化验报告中的生物化学信息,如葡萄糖、乳酸盐、胆固醇等;荧光传感器可用来探测生物标记;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心跳速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诊断系统通过蓝牙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会处理数据,并将其发送到医护中心的服务器上,供医生使用。 研究人员希望这套系统能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监测与老龄化有关的疾病。参与此项系统开发的还有德国沙里泰大学医院以及德国T-系统项目研究小组。
2013/9/24 15:47:00
英国医生称一种“回纹针”状装置(ROX coupler)植入腹股沟能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植入需要一个小时完成,回纹针状的装置能够将两个血管连接在一起。在高血压条件下,装置会将部分血液由动脉转入静脉。即使是用药无效的危险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改装置后血压也会立即下降。André Ng教授认为这种金属装置能够帮助数百万的英国人。他说,有很多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能控制其高血压,我们希望找到突破性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不可控的高血压。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并会损伤肾脏和眼睛。患者通常要变生活方式,比如控盐、锻炼和减轻压力。他们也需要用药,但是有20%的患者药物对其不起作用。ROX coupler能够帮助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它通过连接大腿上部的动脉和静脉,并能在高血压状态时将部分血液从动脉转运至静脉从而降低血压。 该手术只需要局麻即可,耗时也只有1小时。技术操作简单,外科医生很容易熟悉学会。在小规模的测试成功后,一项该装置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André Ng教授称,如果该试验成功,该手术有望在2017年普及。
2013/9/18 15:51:00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工程学院与海外研究人员合作,最近成功研制一种微型医疗机械人,可精准传送药物至人体的特定部位,将来可用于癌症、脑梗中风、视网膜退化等多种疾病的靶向治疗。 这款新型机器人呈多孔支架状,长度接近头发丝的直径。在微小的空间内,如何给机械人供能、如何操作其运动成为两大难题。 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张立教授12日在记者会上介绍称,微型机械人通过外在磁场操控,可精准地传送药物至人体内微小的部位,穿梭于血管、眼及脑内,“传统治疗只能通过血管被动给药,微型机械人则可达到主动靶向给药,将药物送到传统医疗方法难以达到的地方。”张立指,是次研究成果对无线操控微型医疗机械人的发展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他续指,利用微型机械人治疗具有创口小、精度高等优点,并可减少入侵性医疗方式引发的副作用,但是从科研转化为应用仍需时间:“未来真正应用到实际预计近十年还不大可能。” 以上研究成果将刊登于新一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的封面。微型机械人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提出至今,已在医疗领域有成功实践,例如利用胶囊式内窥镜探测人体肠道、通过微型机械人完成视网膜手术
新闻排行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