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首任执行院长董家鸿教授率领该院肝胆胰外科医师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完成10例胆道癌症精准根治性切除。通过3D技术实现胆道癌症的精确根治性切除成为了我国首创。
董家鸿教授介绍说,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已有诸多应用,除制作康复辅具、假肢和医疗模型等体外医疗器械,随着第三代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制作组织器官的代替品上也日趋成熟。
3D打印技术在准确定位病灶与重要脉管结构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可以快速制造出与术中大小位置完全一致的透明化3D模型,也使外科医生跳出“凭空想象”的窘境,在术前即可从多维度真实预见术中情形,明确重要管道的走行,制定手术路径和程序并预演手术。在3D打印技术的辅助下,外科医生可借助肝脏及解剖机构的3D图形,精确定位病灶并确定手术路径,实现完整切除病灶和避免重要解剖结构损伤的多目标优化。
董教授表示,3D打印技术成功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实际上是精准医疗的体现。精准医疗的核心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医疗相融合,借鉴循证医学方法,个体化选择最低消耗、最小损害、最佳疗效作业。以前只能通过电脑实现的3D效果,现在通过3D打印后1∶1的比例将模型带入手术室与术中进行比对,实时引导重要管道的分离和病灶的切除,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同时降低手术风险,最终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这种方式也有助于术中讨论以及对年轻医生进行培训。
董教授说,清华长庚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精准医疗,目的是要给每个病人提供最适宜的就医方法,使医疗资源耗费最小化,并在最小损害的前提下,使患者达到最好的疗效。目前在医院成功切除的10例胆道癌症患者中,有6名在传统治疗评估中是无法进行切除手术的,但通过3D打印技术后,成功进行切除手术,其中还有几名4期癌症患者,经过切除后可存活5年以上。
来源:3D技术应用于癌症切除(医疗前沿)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