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脑部扫描,今后可能再也没有辐射担忧了
来源:健康界
时间:2014/5/28 10:19:00

美国科技资讯网站Gizmag近日刊登评论文章称,今后发光二极管(LED)技术或许将取代fMRI和PET,后者因为有强磁场和辐射,对病人造成一定影响。以下为文章摘要:
如果医生们想了解某位病人的脑部活动情况,他们通常使用机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在第一种成像拍摄过程中,病人处于强磁场环境中;而使用PET成像,病人又将遭受强辐射。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科学家们最近成功实验了“分布式光学断层成像术”(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虽然听上去该技术有点走极端,但实际上只是将LED的光线射入病人头部而已。
DOT本身并不是什么新概念,这个技术已经被用于大脑研究的小部分区域。但华盛顿大学科学家们研发的最新DOT系统,能够同时扫描2/3的脑部区域。也就是说,该技术能够同时对脑部多个区域和脑神经网络加以成像。
使用该技术时,病人需戴上一个帽状物,该设备安装了数十个LED和光线传感器。光线由这些LED灯泡发出,穿过病人头盖骨并进入病人脑部。通过分析脑部组织如何吸收和散射这些光线,就有可能确定高氧血在何时流向哪些部位。而脑血流的增加,也预示着脑神经活动的加强。
在实验室测试中,这种新型DOT系统所能成像的区域,与fMRI成像能力几乎相同,而病人却不用再处于强磁场环境当中。虽然这些强磁场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有危害,但如果病人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耳蜗植入物或脑深部刺激器等电子设备,这些磁场会给病人带来麻烦。由于DOT系统不涉及辐射,因此今后又可作为PET成像的替代技术。此外,与fMRI和PET相应配套设备相比,DOT系统也具有更好的便携性,甚至可以在需要时直接携带至病人居住地。
但DOT系统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它只能对脑部进深1厘米的位置得出较为稳定可靠的成像,因此不适用于脑深部扫描等情况。但华盛顿大学科学家们表示,1厘米深度是人类大脑最重要和最值得关注的区域,这个区域包含了大量高级的脑部功能,如记忆、语言、自我意识等等。
新闻排行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